第二,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在居家照护方面,加快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持续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目前已建成8.2万张家庭养老床位,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5.1万户。在社区照护方面,强化乡镇 (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专业照护和辐射功能,计划到2027年年底,全省培育300家规范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设立1000个社区康复辅助器具租购服务站点。在机构照护方面,开展普惠性养老机构认定管理,按照收住老年人的失能等级、数量和时间给予差异化奖补。计划到今年年底前,推动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数量达到35万张,总结“五床联动”试点经验,探索医养整体照护解决方案。
第三,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对于困难失能老年人,落实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托养、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兜底保障制度,为分散供养失能特困老年人提供日常看护、生活照料、住院陪护等服务。对于失智老年人,强化专业照护机构建设,预计到2026年年底前,全省将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原则上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对于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支持县级敬老院按需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计划今年年底前, 每个县 (市、区)至少建成1所具备失能照护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鼓励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第四,提升照护服务质量。首先,加强医养康养融合。支持有100张及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家庭医生服务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其次,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推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不断扩大定点范围、支付范围、城市范围。再次,加强照护人才培育。在全省开展以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认知障碍照护员等为重点的养老护理人员培训,今年全省计划培训3万人次。最后,加强用品产品供给。丰富老年人生活护理等养老产品供给,鼓励各市加大康复护理、康复辅具等照护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因地制宜打造银发经济产业集群。
(作者系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深化改革创新 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陈科吉
农村养老事关亿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晚年。《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向社会提供服务,优先满足孤寡、残障失能、高龄留守和低保家庭老年人照护需求”,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锚定了重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改革创新机制,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径。2024年以来,广西在6个县(市)开展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打造了一批示范性项目。
在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方面,灵川县按照有固定场地、有活动设备等“八有”标准,完善458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建立资金筹措机制,并依托村委会、老年协会运营,提供日间照料、老年助餐服务,形成了建设一体推进、资金多元投入、管理多方参与、服务精准供给的互助模式,服务超过3.2万人次;东兴市建立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专业支撑、银龄互助模式,将养老服务纳入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老年协会工作职责。在推动敬老院向社会提供服务上,北流市深化公建公营养老模式改革,依托县级公办养老机构连锁化运营乡镇敬老院,向社会提供普惠养老床位,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从22%提高至54%。在优先满足孤寡、残障失能、高龄留守和低保家庭老年人照护需求方面,马山县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刚需,探索“国企运营+医养融合”模式,加强特困老年人集中照护补贴政策宣传,全县特困供养对象有集中供养意愿的100%入住机构,同时打通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的双向“疗养”渠道,养老机构入住率显著提高;柳城县开展“探访关爱+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县级机构带动乡镇和村级养老服务站点,建立联动机制,设立助洁、助餐、助医等8类需求清单,培养以养老护理员、专业社工、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养老服务队伍,分片落实照护责任,为高龄、独居、留守等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6000多人次;灵山县探索县直管乡镇养老机构,提升专业照护水平。
近年来,广西针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实际和特点,通过试点改革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累计建成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610个、村级养老服务设施4000余个,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基础进一步牢固。下一步,广西将认真落实《意见》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规划。将农村养老服务纳入“十五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重点任务,明确任务目标、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改革任务纳入各级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合力共为、推动发展。二是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在促进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基础上,带动乡镇和村级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大力建设村级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让农村老年人不出村、不离乡就能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三是着力保障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投入。加大农村养老服务投入,推动建立健全与服务需求相匹配的投入机制。实施农村低保、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营造舒适、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四是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人事管理、奖惩机制创新,增强专业运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扩普惠功能,重点收住特困人员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五是借助社会力量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资金支持等手段,支持农村自治组织、老年协会、社工机构等社会力量提供为老服务。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网信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网络110报警服务|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热线|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www.bbse.com.cn 京ICP备2024044464号-1
Copyright©2024-202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标达标企业管理中心
中国中标达标企业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本网站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8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