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态势明显。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驱动产业变革增强,日益成为工业发展新引擎。前两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比上年全年加快0.2个百分点。从产品看,1—2月份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27%、19.6%。国产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在电子、汽车等重点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快,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算力需求的扩大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增长,前两个月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服务器产量增长73%。
三是工业绿色化发展向好。新能源产业增势良好,绿色能源利用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经济绿色低碳转型。1—2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和37.5%,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四是企业预期总体改善。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实现突破,带动企业预期改善。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1%,上升1.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向新向好态势比较明显。但也要看到,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部分行业价格低迷,一些企业效益不佳。下阶段,要落实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各项举措,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改善企业经营,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如何看待1—2月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有哪些积极的变化?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房地产市场在今年以来整体上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随着稳楼市各项政策显效,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交易保持总体平稳,新房销售基本稳定,二手房交易较为活跃,一线城市房价有所回稳,市场预期总体稳定,房地产市场延续了上年四季度以来的回稳态势。
一是市场交易总体平稳。随着房地产市场政策优化调整、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逐步释放,上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交易逐步改善,今年1—2月份市场交易总体平稳。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分别比上年全年收窄了7.8和14.5个百分点。从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来看,前两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3%和7.1%。
二是房价回稳继续显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作用下,70个大中城市中,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来看,一线城市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了0.4个百分点。二线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了0.3和0.1个百分点。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来看,一线城市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了0.7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收窄了0.2个百分点。
三是市场预期保持稳定。对房地产市场从业机构调查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中,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保持稳定或者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比例为71.8%,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市场机构预期总体稳定。
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有所改善。随着房地产市场销售保持平稳,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呈现止跌回稳积极态势,带动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和回笼资金改善。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降幅收窄了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了13.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继续向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但也要看到,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仍然处在调整之中,市场回稳还存在压力。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健全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我们留意到,2月份CPI同比和环比均转负,想问一下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另外,您怎么看待下一步的物价走势?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价格情况大家比较关注。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因素对1—2月份CPI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上年和当年春节错月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一般会造成1月份、2月份CPI同比、环比出现波动。这主要是由于,春节前和春节期间商品和服务需求集中释放,带动价格在这期间出现上涨。春节以后,随着需求回落,价格往往出现下行。比如春节前,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食品、交通出行这些价格往往出现上涨,但是春节后随着需求降低,价格自然会回落。我国的春节一般在1月份、2月份,在前后两年春节错月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CPI明显波动。
从今年情况看,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明显扩大。2月份,受春节错月影响,同比下降0.7%,今年春节在1月份,去年春节在2月份。如果扣除春节错月影响,2月份CPI同比上涨0.1%。同时还要看到,今年2月鲜菜价格同比下降、汽车商品降价促销拉低了2月份CPI涨幅。由于去年同期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冰冻天气,鲜菜价格涨幅较高,受上年基数偏高的影响,今年2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2.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1个百分点。2月份,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5.0%、6.0%,合计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16个百分点。总的来看,CPI温和上涨态势没有改变。
从CPI结构来看,在市场需求改善带动下,2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2月份,扣除能源之后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文娱耐用消费品、服装、通信工具、小家电价格涨幅在1.0%—1.6%。部分服务行业价格稳步上涨,2月份,家政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6%,在外餐饮价格上涨1.2%,这些都显示出市场需求改善对价格的影响。
从下阶段情况看,我国工农业消费品供应充足,服务供给总体稳定,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没有改变。同时,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市场需求有望继续扩大,随着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继续加力扩围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实施,有利于物价形势逐步改善。
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1—2月,进出口同比增速较去年12月放缓。如何解读这些数据?美国对中国施加新关税,可能对中国出口造成多大影响?您如何看待未来进出口的发展趋势?谢谢。
付凌晖: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在整个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外贸发展形势大家比较关注。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加码,全球经贸增长面临挑战增多。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受工作日减少的不可比因素影响,我国货物进出口小幅下降,但是剔除不可比因素,我国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2%,根据海关测算,剔除不可比因素,进出口是增长1.7%。其中,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机电等重点产品出口增势较好,显示出在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下,我国产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外贸韧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主要贸易伙伴来看,对东盟、美国的进出口保持了增长。近年来,随着RCEP协定的深入实施,我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保持较好态势。从今年情况来看,我国和东盟贸易持续增长,前两个月,我国和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尽管面临关税提高等制约因素,中美贸易互补性强的特点继续显现,货物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前两个月,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5%。
二是从贸易经营主体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继续增长。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成为促进外贸增长的主力军。从今年情况看,民营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变化,积极应对调整,主动开拓外贸新领域,效果也在显现。前两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2%,好于整体外贸情况。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网信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网络110报警服务|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热线|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www.bbse.com.cn 京ICP备2024044464号-1
Copyright©2024-202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标达标企业管理中心
中国中标达标企业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本网站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8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