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

Winning bid and meeting standards website

  • 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有新变化!国务院批复
  • 中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疾控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 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创造活跃
  • 聚焦人工智能 引领开放合作——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前瞻

   要闻动态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中标达标企业网 | 发布时间: 2025-09-12 | 1 次浏览 | 分享到:

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介绍,“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加厚实。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其中,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过了1亿亩,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我们编制出台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有序衔接,形成了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一张蓝图’。”关志鸥说,立足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优化了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推动形成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发展格局、“三区四带”的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坚决守住了粮食安全根基,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坚决遏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与此同时,中国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大陆自然岸线的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海洋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万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8679.2亿立方米;全国的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达到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全国已经累计完成整治面积超1000万亩;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滨海湿地76万亩。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的面积达到了46.5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进一步夯实了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了27个“山水工程”,保护修复面积8000多万亩。

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我们针对各地的重大项目需求,合理配置自然资源要素,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关志鸥介绍,“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用海用岛1.12万平方公里、新设采矿权5987个。推动用地用林用草用海用矿的联动审批,实行了“一站式”办理,全面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审查环节已经压缩了2/3,审批时长压缩了1/3。

全面促进资源利用转型升级。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分类明确了80多条资源配置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十四五”以来,累计处置闲置土地面积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其中,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的存量土地供应已经占比过半。

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自然资源部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水平,实行抵押登记等业务“跨省通办”,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已经实现了登记服务高频事项“全程网办”,“交房即交证”已经覆盖2200多个县市,化解了1500多万套影响登记房屋的历史遗留问题。(记者 孔德晨)


   通知公告

【编辑:中标达标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