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

Winning bid and meeting standards website

  • 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有新变化!国务院批复
  • 中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疾控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较2020年增加2800万亩
  • 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创造活跃
  • 聚焦人工智能 引领开放合作——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前瞻

   要闻动态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中标达标企业网 | 发布时间: 2025-03-24 | 233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经济思想。近日出版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精选精编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文稿74篇,真实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非凡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就,科学总结了新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宝贵实践经验,系统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认真学习这部重要著作,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断回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都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需要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并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即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这一思想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这部专题文选通篇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完整呈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深刻体现了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的内在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低迷,保护主义上升,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国内看,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全而不优,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

面对复杂形势,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经济工作应该怎么干?必须作出科学判断、作出正确决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了一系列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理念。这部专题文选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期间的重要文稿31篇,集中体现了这段时间内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2014年12月和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2015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九大以后,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部专题文选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期间的重要文稿27篇,就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不断发展的生动体现。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性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这个重大判断,强调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要内容在这一时期的文稿中也有完整呈现。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入推进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以来,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个中心任务,习近平经济思想继续丰富发展。这部专题文选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至2024年12月期间的重要文稿16篇,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的精彩呈现。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阐述和全面部署。2023年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7月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202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化提出“一个最大共识、五个必须统筹”等规律性认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思想引领。有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等重要内容,在这一时期的文稿中也都有集中反映。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有序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扎实有力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引领下,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5万亿元,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并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

   通知公告

【编辑:中标达标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