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

Winning bid and meeting standards website

  • 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活动在辽宁大连举行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 以暖心服务助力全龄友好“未来之城”建设
  • 民政部召开“精康融合行动”总结会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推进会
  • 八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转为持平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

   要闻动态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中标达标企业网 | 发布时间: 2025-04-30 | 131 次浏览 | 分享到: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损害国际经贸秩序,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一季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惧风雨、勇毅前行。

(一)

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经济底盘的稳固性。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4%的增速,既高于去年全年,也高于去年同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一些外媒感慨“出人意料”“超出预期”。外部不利影响加深,中国经济依然表现稳定。

稳定表现,有硬核实力作支撑。

“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应有尽有。”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启幕,美国采购商菲利普·理查德森很快找到多家音响设备供应商,“从图纸到样品,中国工厂72小时内就能响应。产品从工厂装货到摆上货架,顶多1个月。”

“中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中国供应商研发速度快,性价比高”……近15万名境外采购商“用脚投票”,成为中国制造实力的生动写照。

实力,产品为证。全球最快高铁CR450加紧试验、全球陆上首台12000米自动化钻机挺进地下万米、全球最大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开年以来,大国重器多箭齐发,中国制造捷报频传。

实力,市场为证。一位美国网民晒出视频:一款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售价3700美元,美国同类产品要10倍以上。一家美国客户遍寻“平替”无果后,无奈顶着高额关税,向中国商家发来千万元阳光房订单。

实力,数据为证。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货物出口同比增长6.9%,进出口规模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

今天的中国,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大,上下游间“链条咬合”,不同领域“相互补位”。“搬不走、压不倒”的物质技术基础,筑牢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底座。

稳定表现,有广阔需求作后盾。

新产品催生新业绩。婴儿衣物、内衣、外套分区处理,一级能效省电省心,海尔智家响应消费升级需求,推出三筒洗衣机,一周预售超8万台。

新渠道助力新增长。山东临沂,一家主攻外贸的陶瓷企业转战国内电商平台,“波西米亚风”盘子6小时销量破4万件,行情远超预期。

新场景撬动新消费。上车品美食,下车游美景,“大河之南”号、“齐鲁之星”号、“赣闽风华”号等银发旅游列车一票难求。冰雪经济、赏花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新型消费方兴未艾。

广阔需求源源不断,消费投资暖意融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6%、4.2%,增速均高于上年全年。

今天的中国,是全球最有增长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过去5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市场还将不断扩容。这是外贸企业应对冲击的“避风港”,也是千行百业坚实牢靠的“大后方”。

稳定表现,有多元市场作保障。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企业早有准备。主营LED产品的深圳洲明科技公司,成立第二年便开始布局海外,销售服务网络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巴西、沙特阿拉伯等国都有本土化生产能力。相关负责人李志表示,这样的抗风险能力,将很大程度分散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

微观主体,折射全局。近年来,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一季度,我国对德国、西班牙、英国等进出口均实现较快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比超过50%。

“与全世界做生意”,中国与各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日益深化,降低了自身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增强了外贸韧性。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今天的中国,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良好稳固的基本面,正在形成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的新格局。有完备产业体系带来的强大生产能力,有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广阔需求空间,就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足底气。

读懂当下,是为了更好前行。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就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夯实经济底盘的稳固性。

(二)

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发展动能的成长性。

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在全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升至15.7%,动能充沛的新质生产力正在茁壮成长。

科技创新看成长。

“这就是未来。”购入三折叠屏手机、跟人形机器人“斗舞”、在公园收取无人机外卖、坐进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体验“水上漂移”……前不久,美国网红主播“甲亢哥”在深圳开启直播,一项项酷炫“黑科技”赢得全球网友点赞。

“人造太阳”刷新“亿度千秒”世界纪录,量子直接通信稳定传输创造世界纪录,全球首次使用脑脊接口技术让完全截瘫患者行走……2025年,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涌现。

勠力创新,厚积薄发。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到第十一位,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至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感慨,“中国正从低成本制造业基地发展成为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全球领导者。”

产业升级看成长。

过去“缺芯少魂”,如今迎头赶上。去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超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国产芯片持续拔节生长,12英寸碳化硅衬底自动化激光剥离技术成功研发,华为一款芯片获得安全可靠等级测评Ⅱ级认证,“卡脖子”技术接连攻克。

过去积势蓄势,如今起势成势。从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舞秧歌”,到工业机器人进工厂“拧螺丝”,再到北京亦庄举办全球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中国企业在机器人新赛道抢先一步、制胜争先。

向新而行,向高攀升。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8%。今年一季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人才红利看成长。

新年伊始,“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有心人注意到,6家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大多数本科就读于国内高校。这并非巧合。美国一家智库报告显示:中国高校几乎培养了全球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

“人口红利”正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变。2024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21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2.5亿,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STEM)毕业生规模全球领先。

让“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高质量发展将拥有更加强大的人才支撑。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今天的中国,科技创新引擎日趋强劲,关键技术突破高潮迭起,新旧动能转换破局成势。任它“小院高墙”“脱钩断链”,都无法阻挡创新中国的前行脚步。

读懂当下,是为了更好前行。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就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厚植发展动能的成长性。

(三)

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扩大开放的主动性。

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货物进出口增长1.3%,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增长33.4%。在国际形势更趋动荡的当下,“确定性的绿洲”正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主动。

4月中旬,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举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100余个品牌参展,规模超过往届。

   通知公告

【编辑:中标达标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