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超过143万GB的数据在云端传输……这是中国市场1秒钟的强劲脉动。
14亿多人口、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超过1.91亿户经营主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这是中国市场的超大体量。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要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齐心协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把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完善顶层设计——
“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需要。
2021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对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顶层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
今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就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历史视角、战略思维,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
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
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印发……一系列规制要求进一步清晰。
修订反垄断法,公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出台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法治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盾构机轰鸣、运输车穿梭,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河北段建设如火如荼。这条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车后,燕郊至北京城市副中心仅需9分钟。
陆上“断头路”少了,水上多式联运加快推进,沿海港口和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超90%,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进一步深化,“软”“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1%,比2023年下降0.3个百分点,市场循环效能有效提升。
要素资源市场加速融合。
不久前,全面打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正式建立,全国统筹的“电力超市”来了,全国统一的能源资源市场加快建设。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范围扩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加快互认,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
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了“四梁八柱”,超大规模市场集聚资源、扩大内需、激励创新的作用就能够更好发挥,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坚实根基。
促进公平竞争——
“着力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
汽车产销首次双超1500万辆,多项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行业半年报显示,得益于一段时间以来持续整治新能源汽车行业无序竞争取得的成效,车企生产节奏稳定,压库存状况得到改善,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
近年来,一些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与存量竞争阶段,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日益蔓延,不正当竞争、无序竞争多发高发,严重扭曲市场机制,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激发创新活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从完善政绩考核到加强反垄断执法,从增强行业自律到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多地政府、多个行业协同发力,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增加规定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加强标准制定,追求更有“技术含量”的价值竞争,更多举措着眼于以公平竞争淘汰低效、激励创新,更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真正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理念落实到行业发展、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全过程,行业发展格局将为之一变,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将更加坚实。
规范政府行为——
“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
企业迁出,岂不是投资没了、税收没了、政绩没了?
还真不是!6月26日,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Micro—LED显示芯片和模组项目在安徽六安市六松现代产业园正式投产。这是六安市与上海松江区建立“财税分成、统计分算”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的第一个工业项目。两地地方政府根据机制约定,对增值税等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指标按比例共享分成分算。
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要素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基础。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
废止不符合要求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不合规涉企收费项目,应废尽废、应调尽调……通过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各地打破行政垄断和区域壁垒,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4月底,来自江苏与安徽的两家企业依托中国水权交易所线上平台完成地表水水权交易。7万立方米水源作为工业用水,以每立方米0.3元的价格,由安徽企业转让给江苏企业使用。
跨省水权交易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为两地水权改革、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推动水资源管理从行政分配向市场化配置转变。
6月起,财政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三部门联合整治政府采购中采购人偏袒本地企业、代理机构违规收费、供应商材料造假及恶意串通等问题,重点检查代理机构并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规范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构建更加透明的政府采购环境,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就能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高效配置,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
“让中国新发展成为各国的新机遇”
在大连丹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批木糖醇糖果刚刚下线,随即打包发往德国汉堡和中国上海,内贸和外贸在同一条生产线上交汇。公司董事长赵玉国说:“我们承诺‘同线同标同质’,即内销与出口产品共用智能化生产线,欧美标准和国标哪个要求更高就执行哪个,权威机构检测出口与内销产品同品质。”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网信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网络110报警服务|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热线|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www.bbse.com.cn 京ICP备2024044464号-1
Copyright©2024-202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标达标企业管理中心
中国中标达标企业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本网站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8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