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

Winning bid and meeting standards website

  • 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活动在辽宁大连举行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 以暖心服务助力全龄友好“未来之城”建设
  • 民政部召开“精康融合行动”总结会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推进会
  • 八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转为持平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

   要闻动态

中标达标企业网:国新办举行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工信部网站 | 作者:中标达标企业网 | 发布时间: 2024-04-19 | 17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工业领域,氢能、新型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首个万吨级绿氢产业化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投产,钢铁行业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已经点火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落细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关于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部署安排,以锻造产业绿色竞争新优势为主线,打造一批绿色制造标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园区、重点行业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是推动新兴产业绿色低碳高起点发展。引导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技术设施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比如,加快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机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好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未来产业。


三是培育制造业绿色融合新业态。我们将大力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消费需求和绿色产品供给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孕育新动能。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生态。请问,工信部如何具体推动落实?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发展情况如何?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谢谢。


单忠德: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相关部署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政策引导,扎实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算力应用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积极引导算力设施建设。加快落实《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发展,引导构建全国枢纽、区域中心、本地边缘协同发展的梯次算力基础设施架构。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1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30EFLOPS,就是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二是着力夯实算力发展基础。优化算力结构,推动算力资源多元化供给,逐步提升智能算力比例,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发展需求。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了70EFLOPS,就是每秒7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增速超过70%。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规划建设超过180条“东数西算”的干线光缆,骨干网互联带宽扩容到40T,全国算力枢纽节点20ms时延圈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


三是加快推进算力资源调度。加强算间互联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算网云调度系统,建立算力标识体系,完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规范。强化网间互联数据传输效能,升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骨干直联点功能,提升算力接入网络能力。


四是有效构建算力产业生态。组织开展国家新型算力中心典型案例遴选,加大产业标杆引领作用。征集算力应用创新项目超过5000个,覆盖金融、交通、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指导成立算力产业发展方阵,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更好促进融通协同发展,让算力中心实现更好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一是统筹算力资源,提高利用效率。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深化算力基础设施统筹监测,引导东西部算力协同发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完善算力集群到主要城市的直连网络,增强算力网络接入能力。推动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互通,提升算力利用效率。二是加强智算引领,优化算力结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计算架构和软件生态建设,加速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鼓励各方主体探索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包括多方协同机制,更好地把智能算力方面用得更好。三是激发算力需求,完善算力服务。研究建立公共算力服务监督管理体系,组织算力服务调度和运行安全监测评估,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企业,打造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不断优化算力网络产品和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用算成本,提升算力普惠易用水平。


可以说,算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在算力布局、智算供给、效率提升、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新社记者: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我们了解到,工信部等四部门刚刚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请问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有什么考虑和部署?谢谢。


单忠德: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如您所说,低空经济当前热度比较高,像江苏、山东、深圳等省市都出台了相关的低空经济发展政策。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加快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应用,推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应急救援”等规模化发展。


大家知道,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先进飞行器,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信息化、网络化、通信这些方面的支撑,通用航空制造业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装备支撑,信息通信网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支撑。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经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 1000款。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下一步,为了发展好低空经济,特别是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加快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引擎。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装备创新。因为发展低空经济需要低空装备,就是围绕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新型通用航空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包括电池、电机等应用到航空工业的关键技术创新,构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低成本、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的低空装备产品体系。


二是加强应用牵引。聚焦应用场景,有的是物流,有的是救援,有的是运输,不同的场景,以产业生态链构建为导向,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围绕创新链布局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真正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发展低空经济。


三是增强技术贯通。充分利用好、发挥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等使能技术,加速低空智联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为构建未来低空安全高效运行体系提供坚实支撑。我们有了装备、网络技术,再加上场景牵引,就能很好发展。


四是强化标准支撑。加快建立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行支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建设第三方检测认证体系。


我们相信,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来一定会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一定能够更好地造福百姓,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财经报记者: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备受关注。请问,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陶青: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智能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建设,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知公告

【编辑:中标达标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