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

Winning bid and meeting standards website

  • 2025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活动在辽宁大连举行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 以暖心服务助力全龄友好“未来之城”建设
  • 民政部召开“精康融合行动”总结会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推进会
  • 八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转为持平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四个月扩大

   要闻动态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 | 作者:中标达标企业网 | 发布时间: 2025-07-18 | 87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从海外申请看,我国绿色低碳技术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在2024年为6356件,是2020年的2.3倍,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企业累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技术平台提供了1.2万件绿色技术,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有效服务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我局将从三个方面扎实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的专利分析和统计监测,上线专题专利数据库,加强信息服务供给,助力绿色创新。二是持续加大绿色环保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完善相关专利审查标准,助力绿色低碳技术高效获权、严格保护。三是深化绿色创新国际合作,推动“知识产权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纳入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内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多个国际平台积极分享我国经验做法,促进技术交流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对绿色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技术的转化运用,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标配,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吸引外商投资和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都有哪些进展?谢谢。

申长雨: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我局的胡文辉副局长来回答。

胡文辉:

谢谢你的提问。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个是“进”,吸引外资,也就是关于外资企业在华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是“出”,就是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进一出”两个方面都很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影响着外商投资的信心。我们持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是主动推进法治建设,营造可预期的创新环境。我们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同时,积极推进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完善。完成专利法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前还在推进商标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修改,在这些立法修法过程中都充分征求外资企业和外国商会协会的意见建议。二是主动优化保护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我们持续提高专利商标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建设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这其中备案外资、合资企业超过8000家,这些企业能享受到与国内企业同等的专业服务和优惠政策。三是主动加强常态化沟通,营造亲清的政企氛围。我们通过工作座谈、开展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主动听取外资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知识产权服务。

在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我们也主动加强对我国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在法规完善方面,我们配合司法部起草了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涉外法规。二是在专业服务方面,我们强化风险预警和应对指导。截至2024年底,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三是在基础支撑方面,我们不断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养力度,联合司法部开展专题培训。我们还收集汇编18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9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发布16个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国别指南和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持续加强信息供给。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同时,坚定维护我国出海企业在外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谢谢。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请问“十四五”以来,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和趋势?谢谢。

申长雨: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我局运用促进司王培章司长来回答。

王培章:

谢谢你的提问。培育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是“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产业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最新数据表明,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3.04%,专利密集型产业在促进创新、提升效益、稳定就业等方面贡献突出。

一是创新投入高。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支出的“半壁江山”,体现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聚效应。研发强度达到2.58%,远高于非专利密集型产业水平。

二是经济效益好。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8万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7.0%,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61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4%,产业利润率实现稳定增长。

三是吸纳就业强。2023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就业人数达5081.2万人,比2020年增加404.6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从6.2%提升至6.9%。劳动生产率从25.9万元/人提升至33.75万元/人。

所以,总的来看,专利密集型产业创新密集、经济贡献大,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促进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动力。谢谢。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

“十五五”脚步日渐临近,请问在“十五五”知识产权规划编制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都有哪些方面的考虑?谢谢。

申长雨:

谢谢你的提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五年规划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编制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意义重大。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主要有以下考虑。

首先,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使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是锚定发展目标。就是要锚定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这一既定目标,着眼加快实现知识产权的“两个转变”,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制度规则、文化环境、人才队伍,增强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是聚焦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一是聚焦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二是聚焦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优化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三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长效机制。四是聚焦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新格局。

第四,是科学设定指标。一方面,是注重与“十四五”时期发展指标的有机衔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等指标内涵,在指标设定上更科学。

第五,是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加强调查研究,系统科学论证,广泛凝聚共识,确保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更接地气、更助创新、更兴产业也更惠民生。这里,也希望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参与其中。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认真编制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推动形成一个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为总纲,以“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三个五年规划为支撑,接续实施、梯次推进的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谢谢!

   通知公告

【编辑:中标达标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