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自去年“两新”工作启动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落地见效。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投资补助资金已支持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1万亿元。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产生了哪些成效?记者进行了采访。
政策力度有多大?
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
“设备更新政策,既给力又及时。”河北沧州胜达汽车运输队经理张强告诉记者,他的车队有20多辆13米长的“大半挂”货车,这两年,队里不少货车陆续进入淘汰周期,可货运竞争激烈、利润不高,不少司机不舍得换新车,一些国四标准的老货车依旧在服役,“现在有了国补,我们一口气换了5辆货车。”
面对记者,张强算了一笔账:拆解一辆旧车,补贴4.5万元,比卖二手车还划算;购置一辆售价26万元的国六标准新车,补贴5万元左右,合计节省近10万元。今年10月,车队最后一辆老旧货车也将更新完毕,“换了新车,安全隐患消除了,司机们拉货跑车更安心了。”
同样感受到政策暖意的还有制造业企业。“我们申报了制冷产品研发与生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到手补贴有6000万元,支持比例达15%,投入的研发设备还可同时享受研发设备加计扣除政策。”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温建康说。
为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打出组合拳,并推出配套金融政策,确保政策力度够、效果好。
超长期特别国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安排,用于支持重点领域的设备更新项目,以及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
财政方面,中央财政主要对符合有关条件经营主体设备更新相关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5个百分点。老旧营运货车、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相关资金由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各省级财政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还有金融政策。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由央行对商业银行“总对总”发放。今年5月,经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总额度达8000亿元。
从各地实践看,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支持力度最高可达总投资的15%,用能设备最高可达20%。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
落实设备更新政策,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
例如江苏,2024年起推出“交运贷”财政贴息,并于今年扩展至“交运租”财政贴息。江苏省港口集团就是受益人。其下属公司共开展13个“交运贷”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工具、转运接驳设备的更新,贷款总额6.94亿元,共享受贴息270.3万元,融资成本大幅降低。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江苏省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交运贷”项目100个,放款67.83亿元,已累计贴息7000余万元。
享受政策难不难?
“5月份提出申请,两个多月后,1.8亿元补助资金就已获批”
设备更新政策方向明、力度大。不少企业最关心的是怎么参与、手续是否麻烦、到款快不快。
这一点,张强感受颇深。“年初,沧州市南皮县交通局把我们这些货运公司都召集起来,现场介绍政策。”张强说,啥车能补,补多少钱,现场一次性都说明白了,“我当场就心动了”。
回到队里,张强跟司机一碰头,都想试试,可又担心跑流程麻烦。“后来发现,哪都不用跑,在手机上就能一次申请成功。”张强说,从办理货车注销手续到拿到现金补贴,全程不到20天。
更新车辆快捷省心,园区焕新又是如何?
在辽宁凌源市,经过一年多改造,鞍钢集团凌钢焦化分公司拆除了3座焦炉,取而代之的是两座7.6米复热式顶装焦炉。
焦炉是钢铁生产流程中的重要前端设备,也是主要用能单元,能耗占比较高。“想节能降碳,就得更新设备。道理简单,决心却不好下。”公司总经理杨大维告诉记者,整个焦炉改造项目投资30.2亿元,“首要难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政策春风,助企业迈开步伐。“5月份提出申请,两个多月后,1.8亿元补助资金就已获批。再加上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我们向银行申请2000万元贷款,原本利率2.6%,贴息1.5个百分点后,降到了1.1%,融资成本又进一步降低。”杨大维说。
除了升级焦炉装备,凌钢焦化分公司还同步配套建设了焦炉煤气制LNG联产氢气项目。改造后,生产线每年可产220万吨优质焦炭,每年可将焦炉煤气转化为1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将煤炭“吃干榨尽”。
“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总体按照‘地方审核、国家复核’的方式进行筛选把关。”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两新”政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缓解经营主体垫资压力。
政策成效怎么看?
稳投资、稳增长、促转型,撬动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设备更新政策明显的成效在于稳投资、稳增长、促转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总量超过2000万台(套)。今年1至7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3.6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在政策撬动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走进四川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高速运转的流水线上,平均不到两分钟便下线一个汽车减速器。
“以前,缺陷检查靠人工,如今上料、下料、产品质量检测,全靠机器完成。”公司副总经理刘锐很是自豪,车间生产效率提高了10%,每年还能节约成本2000万元。
改变,始于设备更新。“我们投入了2.4亿元,更新购置了数控高速磨齿机、数控车床等高端智能设备,对130多台设备进行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升级。”刘锐说。
类似场景还有很多:在山东,博山华成锻压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42台加工中心设备,企业自动化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在福建,福地(石狮)新材料公司全力打造5G全连接工厂,产值显著提升,企业所在高新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面已超80%……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7.7%。
逐绿也是设备更新的一大方向。
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随着吊臂升起、吊钩移动,一台崭新的节能变压器精准落位。
“此前的变压器已运行21年,能耗偏高,运行起来还发出嗡鸣声。”国网苏州供电公司配网部主任丁敏介绍,新设备负载损耗直降10%,运行噪声减轻约10分贝。
为了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国家电网已累计完成24万余台变压器能效提升改造,在运2级能效及以上变压器占比提升至10%。
营运车辆、船舶“焕绿”同样成效显著。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从今年初至目前,全国累计淘汰更新国三及以下和国四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26万余辆,报废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6.85万辆(套),支持新建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和报废更新老旧船舶约9800艘,淘汰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更新新型机车450余辆。
群众有何获得感?
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卫等均被纳入更新范畴
“完全没想到,换电梯也有‘国补’。”近日,正在换新梯的北京东城区景泰西里西区居民赵自英很是高兴。
景泰西里西区于2005年建成,这两年,服役20年的电梯开始频频“报警”。“有时会‘夹人’,甚至还时不时卡住不动。”赵自英说。
对此,小区居民很是发愁,可偏偏小区专项维修资金缴存比例低,资金额度不够,换梯工作迟迟无法推进。如今,在国债资金和区级补助资金支持下,该小区现有46部电梯终于迎来分批更新。
当前,电梯更新高峰期已经到来,设备更新政策恰逢其时。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024年国补资金投入了62亿元,支持各地对4.1万部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惠及居民近170万户。截至2025年2月,全国已开工国补资金支持更新电梯3.6万部。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网信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网络110报警服务|金融举报信息平台|中国互联网协会|北京文化市场热线|扫黑办智能化举报平台
中标达标企业信息网 www.bbse.com.cn 京ICP备2024044464号-1
Copyright©2024-2027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标达标企业管理中心
中国中标达标企业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本网站内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2483463